沂源县构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 利用“互联网+数据应用”重塑义务教育入学流程
(一)背景目的
以往学生入学,家长需要提前准备房产证、户口本以及营业执照、社保交纳凭证甚至水电费交纳单据等凭证。材料上交后需要组织大量人员对材料进行核验,确定无误后才能按材料信息进行划片招生。准备材料、核验材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应用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沂源县贯彻落实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年)》和《“数聚赋能”2020专项行动方案》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围绕政务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强化大数据支撑,加快数据融合应用深化流程再造、重点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
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服务是沂源县“数据赋能”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由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沂源县大数据中心共同推进,发挥大数据共享应用价值的便民服务。提升政府服务便利化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幼儿园入学招生工作更规范、招生过程更阳光、招生结果更透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主要做法
沂源县于2020年9月份起开始搭建网上招生入学平台,并将招生服务应用接入“爱山东”APP。2021年5月份完成幼儿园网上平台招生,7月份应用于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家长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入学报名,并查看学校招生结果。所有事项都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办理,方便了工作繁忙的家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 “少填表”、“掌上办”。在极大地减少家长麻烦的同时,也减少教育部门和学校审核入学报名材料负担,并确保了报名材料的真实性。既实现了“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路或不跑路”,又使招生入学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1.梳理各类情况一单填报
对照往年报名审核遇到的所有情况类型和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招生方案和填报流程,对各类情况进行了有序划分,家长在填报时按流程图实现方便快捷的填报。按照学校初审收交六类证件的不同要求,在手机端或电脑端填写上报家长的身份信息、户籍信息、房产信息、工作信息、孩子的学生信息并上传相应的证明材料。根据自身实际填写包括:学生、父母姓名,学生、父母身份证号、家庭详细地址、进城经商起始时间、进城务工起始时间等。通过调用共享校验接口,对输入身份证号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认证,对于无效的身份证信息填写予以提示。
2.跨部门联办实现校验数据共享
用于入学审批的共享校验数据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自然资源局:包括不动产证编号、不动产证权利人、不动产坐落、单元号、权利类型、权利性质、用途、面积、使用期限等内容。应用于核对被查询人的不动产权信息。
(2)公安局: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电子照片、户籍地、住址、联系手机、户口性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户主关系、处罚记录等人口、户籍信息。应用于充分了解被查询人基本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
(3)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包括网签销售合同号、房产信息所在地、楼盘地址、所在楼层、房产面积、楼盘名称、房号、抵押信息、所有权人信息等内容。应用于核对被查询人的房产情况。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包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信息、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信息、失业保险参保人员信息、医疗机构信息等内容,应用于了解被查询人的社保证明情况。
(5)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业设立登记、注销登记、经营许可、行政处罚等内容。对被查询人的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进行查询,以便对其个人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
通过对接以上部门数据源,开展入学审批共享校验数据的审核工作,保障入学报名的合规性,对不同审核通过的数据进行人工网上审核。
3.人工智能划片招生
按照数据审核结果,对获利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划片方案。然后通过平台自动进行学生划分,划分完成后发放电子录取通知书并通知家长。
(三)特色亮点
1.以“互联网+招生”重塑义务教育入学流程。改革入学流程,将传统入学报名中的“排队—登记—现场确认—录入”调整为“网上信息采集—政务数据共享校验—网上报名—录入确认”。通过招生入学信息化网络化,将入学报名材料准备、学校报名材料审核等前置,有效解决传统报名中家长集中排队、报名周期短、材料准备不全、审核时间有限、个别材料无法辨识真伪等问题,大幅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2.以“互联网+数据共享”推动资格审核提速增效。与自然资源、公安、住建、人社、市场监管等5个部门通力配合,实现人口信息、户籍信息、不动产权信息、社保证明、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等18项数据共享和自动比对审核,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并最大程度地保证材料的真实性。明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盖章环节、实际办理程序复杂繁琐且有关单位无法证明,或者可以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不再要求家长提供,让招生工作“一次办好”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以“互联网+数据应用”促进招生工作科学规范。依托“互联网+”,家长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入学报名,结果公布后可第一时间查看每个学校的招生结果,招生过程更阳光,招生结果更透明。通过深度挖掘适龄儿童区域分布、家长年龄及教育程度分布、学生来源、区域生源流动等大数据,提前预判下一年招生趋势,为招生片区调整、新建学校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等教育改革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四)应用成效
1.实现材料零提交、群众零跑腿。有效解决了以往幼儿园小班新生报名后的信息审核环节需要家长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出生医学证明等原件到现场进行信息采集,再由各幼儿园进行逐一核对带来的繁琐程序,工作人员任务重的问题。依托大数据,全面推行入园报名“零跑腿、全公开”的阳光招生模式,在有效整合招生模块数据的基础上,推动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实现招生工作智慧化、精准化。截至目前,我县已有10046人完成网上信息采集和报名,系统自动核验7931人,自动核验通过率78.9%。
2.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义务教育和幼儿园网上入学服务是“数据赋能”的重要应用,是发挥大数据共享应用价值的便民服务。建设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入学服务平台,实现招生入学信息化网络化,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入学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和便捷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基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流程,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通过数据共享推动资格审核提速增效,有效解决传统报名中家长集中排队、报名周期短、材料准备不全、审核时间有限、个别材料无法辨识真伪等问题,让招生工作“一次办好”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大幅提升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为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参考。强化建设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强化义务教育入学招生方面的数据应用,使得招生工作科学规范,招生过程更阳光,招生结果更透明,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思维,挖掘发挥教育相关数据的潜在价值,为政府管理创新和趋势研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