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大数据局2023年工作情况
索引号: 11370300MB28560647/2023-541310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2-08 发布机构: 淄博市大数据局

淄博市大数据局2023年工作情况

发布日期:2023-12-08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市大数据局2023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省决策部署,聚焦“统筹、协调、支撑、服务”四定位,开展“三提三争”行动,加速推进数字淄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市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长三角物联网论坛专题作“城市大脑”经验分享。《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我市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

(一)加强工作总体统筹。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各区县均组织召开推进会议,数字强市建设工作迈出新步伐二是突出改革引领聚焦项目管理、智慧城市、一网统管等重点领域,以数字化改革作为全市十大改革引领支撑,制定出台智慧淄博建设改革方案等文件,全领域推进落地实施是提升数字能力。组织2轮数字强市建设培训班,线上+线下、市直+区县同步调学习,年内开展专项培训300余次达30余万人次,全市政务人员数字素养得到进一步全面提升。聚焦数字淄博建设成效,运用多形式媒体矩阵,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获2023年山东数字宣传月最佳传播力奖

(二)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一是深入推进“爱山东”“网上办事”。迭代升级“爱山东·淄在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入推进“集成办”,医保社保、生活缴费、公积金等85个“一件事、一次办”。通过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升级打造灵活就业、军人退役等13个民生领域“一件事”标杆场景。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表单填写和提交材料全省最“简”。创新推出“无感智办”品牌,100个事项“智能办”,惠及1.2万家市场主体,创新举措评为省数字政府“创新示范应用”,并被省新闻联播等宣传报道。强化“掌上办”,2600余项服务手机端轻松办理,面对“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及时推出“淄博烧烤专区”,实现一部手机淄博行,用户数突破403万,日活峰值超过42万。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共享身份证、不动产权证等382类证照,后台自动获取、信息自动填充,公积金、不动产及水、电、气、暖、信等10626个事项“免证办”。大力推进“鲁通码”建设,已实现政务办事、酒店入住等19类场景“鲁通码”应用。聚焦城市最小“单元”社区,打造最便捷一码通行“样本”,将小区门禁、长者食堂等14个场景接入“鲁通码”,实现社区群众生活“一码通行”。二是大力推进“山东通”“网上办公”。积极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形成公务员全生命周期等1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标杆场景。推动机关事项数字化,数字化实现率90%以上,网上可办比例95%以上,镇村办公效率提升85%以上,移动政务办公成为“新常态”。三是持续强化数据“一体统管”。建设完善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体系,加大数据汇聚、共享、开放力度,梳理数据资源目录19000余项、规范治理900余项,公共数据基本实现“应汇尽汇”。完善数据供需对接机制,全域完成数据“直达基层”节点建设。深入推进数据创新应用。开展淄博市数据应用大赛,设置4个赛道,4000余人参与,征集作品1100余份,打造354个应用场景,12个重点场景在全省推广复用。四是着力夯实数字政府底座。持续开展云、网、数据方面固基强基行动,集约形成“一个平台、四个节点”,开展云原生应用试点,政务云灾备体系初步健全深化全市“一张网络”, 深入推进政务外网“一网多平面”应用部署,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统筹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建设、管理、应用,汇聚公共领域视频18万路,270种AI算法在明厨亮灶、渣土车监管等领域应用制定数字政府安全运营规范,全年累计开展攻防演练2次、应急演练6次,筑牢数字政府安全保障。

(三)加快推动数字社会构建。一是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本级和7个区县全部列入省级四星级试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全域贯通”。持续开展 “问需于民”“问需于企”,举办新型智慧城市案例征集大赛,打造形成健康淄博服务、“智行淄博”车路协同等一系列场景,144项案例列入2022年省优秀案例榜单,“淄博城市大脑”等4个案例入选2023年度省先进计算典型应用案例,区域交互式在线教学等2项案例入选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集。二是加快智慧社区科学分类建设。出台《淄博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搭建全市统一的智慧村居管理平台,成为基层治理最重要支撑底座,建成112个各具特色的基础型智慧社区,智慧社区覆盖率达50%。探索智慧社区长效运营模式,形成智慧网格、智慧门牌、送“医”上门、智慧养老等一系列数字服务场景。三是全面推进“城市大脑”体系建设。建立“数办”统筹、督促机制,加快建设“淄博智脑+领域分脑+区县大脑+镇街平台”的“城市大脑”体系。上线运行“淄博智脑”,实现大屏端、中屏端、PAD端、小屏端协同应用。建成渣土车监管、防汛、数智督查等11个领域分脑、52个专题场景。全量实时汇聚12345、城管、应急等6类事件,搭建一人多诉、多人同诉等6大模型,事件融合分析,形成事件分析报告,有效辅助领导决策,“一屏观、一网管、一网防”等能力极大提升

(四)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据中心提质增量行动,全市数据中心12个,在用标准机架总数超3.5万个。桓台县列为精细化工行业节点,高青县列为数字畜牧行业节点,8个数据中心列为省新型数据中心试点,山东爱特云翔产业园获评全国智算中心最高等级。建成5G基站9163个,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1871个,万兆光网端口7万余个,跻身全国“千兆城市”。加快集约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燃气、供热管线全部实现物联网智能监测管理,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平均服务半径达0.69公里,智慧停车场覆盖率达61.2%,环境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率达100%,所有大中小型水库均实现雨水情信息自动展示查询。